河北省邢台市,有3500年建城史,素有“五朝古都、十朝雄郡”之称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除了星罗棋布的古建筑、古墓葬、古遗址、碑刻造像等文化遗存,以及散落在太行山区的160余个古村落,邢台市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包養文化——破釜沉舟、武松打虎、冯唐白首等近百条成语和典故,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、省级41项、市级53项,涵盖戏剧、舞蹈、音乐、美食等多个方面。
如今,一股乡村文化振兴的潮流正在邢台大地风起云涌。在邢台市委、市政府“文化兴市”战略的推动下,民间挖掘、保护、传承乡村文化的力量不断壮大。深埋在乡土中的文明记忆正在苏醒、重塑、重生,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文化凝聚力、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。
“唤醒”文化基因
鼓点一响,白幕一亮,一线,一偶,老怀调皮影戏剧艺术团的皮影戏又上演了,沙河市十里亭镇下解小学的师生们看得津津有味。
十里亭镇下解村有一个老祖宗留下的“宝贝”——皮影戏。沙河皮影起源于元代,后随着明代皮毛商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兴盛,民间艺术和班社的流动演出使老怀调、西调、平调等皮影班社发展起来。
随着时代变迁,皮影曾一度没落。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,表演皮影戏的人渐渐老了,演出团队散了,皮影戏仿佛停留在人们遥远的儿时记忆中。
“不能让这门传统技艺失传!”2012年,下解村党支部书记任进生和村“两委”决定,筹集资金,成立皮影剧团,招收青年演员,充实新生力量。十多人的老怀调皮影戏剧艺术团正式成立。村委会免费提供的排练室和道具室,成为剧团的“阵地”。
老艺人们纷纷行动起来,他们口述剧目的唱词,让人记录下来永久留存。他们还逐字逐句地指导唱腔,手把手地传授打鼓、敲锣、执杆等技艺。
“徒弟”们也全情投入、毫不松懈。“剧团成立十多年来,团员们每天都在坚持排练。大家都铆足了劲,要把皮影戏发扬光大。”团长秦乐琴是皮影戏第十三代传承人,他告诉记者,“我正在培养第十四代传承人,希望能为大家带去持久的欢笑。”
近年来,老怀调剧团的皮影戏走进了人们视野,学校、集市、民艺汇演、旅发大会等都出现了皮影戏的影子。2023年,剧团开展“皮影进校园”活动,演出了20余场。下解村还开发皮影戏道具、皮影戏衍生品等系列文创产品,投资300万元建设皮影中心。
2021年5月,沙河皮影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标志着沙河皮影发展走进了一个新的纪元。邢台市和沙河市在加强对皮影文化保护和研究的同时,以皮影非遗文化为核心打造“皮影小镇”,将周边的沙河市湿地公园、传统村落、生态农业园等旅游项目连点成线,形成一条文化产业带。
“红色”是邢台市另一个特色。
在册井镇全呼村,村民们集资建成的烈士陵园里,长眠着12名抗战英雄。
“每年清明我们都会组织党员和青少年学生来为先辈扫墓。”全呼村党支部书记崔伟国说。
陵园外,以红色精神长廊为主轴,串联起初心广场、党史教育园、红船驿站,让人们设身处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。这里曾经是马会河边的闲置荒滩地,全呼村积极开展生态整治,就地打造沙河市占地面积最大的党建主题公园,与白庄范子侠将军墓、全呼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一起,组成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充分发掘传承红色文化。
全呼村借此实现了华丽“转型”。它曾是一个以工矿企业为主的村庄,如今吃上了旅游饭,生态环境也不断改善。2019年12月,全呼村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。
搭建农村大舞台
2023年12月27日,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石相村村民活动中心,喝彩声、鼓掌声此起彼伏、接连不断。这里正在举行襄都区“四季村晚”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惠民演出,独唱、河北梆子、豫剧、朗诵、舞蹈、器乐演奏轮番上演,好戏连台,将新年的气氛烘托到了高潮。
近年来,村民家门口举办着一场场文化盛宴。
邢台四股包養網弦、邢台梨花大鼓、隆尧秧歌、威县乱弹都源于邢台。戏曲在邢台人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。
“梨花开,春带雨;梨花落,春入泥……”在南宫市王道寨乡孝昌村的文化广场上,村里的文艺爱好者在唱着京剧经典曲目《梨花颂》。
文化广场占地7000平方米,是村里筹措200多万元资金高标准建设而成的。“我们身上的行头也是村里给我们配备的。我们现在唱起戏来,精神十足!”一位正在表演的村民告诉记者。
“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化,要把话筒递给村民,把舞台交给农民,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,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。”邢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薄国纯表示。
南宫市还活跃着一支送戏下乡的专业队伍。南宫市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成立于2015年12月,演职人员30余名,生旦净丑,行当齐全,文武场配套。这是一个由原南宫市京剧团的老演员自发组建的演出团体。
带着对戏曲的传承和热爱,中心成员们已志愿下乡演出600余场。他们演出的内容包括传统京剧折子戏《铡美案》《白蛇传》等,以及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《智取威虎山》等20余剧目,再加上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节目,广受老百姓欢迎。
“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坚韧的民间艺术力量,传统文化才生生不息。”南宫市委副书记付刚评价道。
繁荣文化产业
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,发掘文化的经济属性,将其与农业、旅游、教育等产业相融合,培育新产业新业态,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。
2022年,在河北省公布的第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“五个100”名单,沙河市新城镇“葫芦非遗小镇”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入选。
葫芦非遗小镇就像一个葫芦版“迪士尼乐园”——建有葫芦园艺长廊、葫芦工艺品展厅、葫芦菜肴主题餐厅、葫芦别墅民宿、葫芦美术绘画馆、葫芦丝包養音乐馆、葫芦主题摄影馆、葫芦影视直播基地、葫芦非遗博物馆、葫芦艾灸馆等十大主题版块,游包養客可以制作葫芦工艺品,穿上葫芦娃服饰变身“葫芦娃”,画葫芦、吹葫芦丝、做葫芦菜……在这里留下难忘的记忆。
“2014年,我在15亩试验田上种葫芦、卖葫芦,小有收获。”新城镇大学生村官崔刚毅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,“但是,想长远发展,就得做精深加工,做长产业链。”
在深入研究葫芦文化和传统工艺,大量开展市场调研后,崔刚毅决定在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上寻找突破口。
崔刚毅和他的团队创新彩绘葫芦工艺,通过烙画、雕刻、针刻等技艺,把古文诗词、民族戏剧、传统节日、民间传说等在葫芦上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,产品销路一下打开了。
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,2016年,崔刚毅创建葫芦小镇,目前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。
“等到公园建成,我们将形成种植、设计、加工、销售、旅游‘五位一体’的产业链,能够带动更多周边劳动力,真正实现强村富民!”崔刚毅说。
灯笼,象征着阖家团圆、事业兴旺、红红火火。
十里亭镇曹章村是远近闻名的“灯笼制作专业村”,手工灯笼制作工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早些年,这一文化资源并未被认识利用和充分挖掘。
改变发生在2018年,曹章村村集体成立了灯笼厂,把村民们组织起来,让灯笼制作这一“指尖技艺”转化为“指尖经济”。
走进曹章村灯笼制作车间,流水线上妇女们干得热火朝天。她们熟练地将绸布套在事先制作好的灯笼架上,红彤彤的灯笼在一双双巧手中初具雏形。另一边,人们在灯笼头部装上灯笼杆,尾部裱上黄色的幸福穗,装灯泡、打包装箱,“大吉大利”“吉祥如意”“太平盛世”“五谷丰登”……一个个带着吉祥寓意和美好祝福的灯笼,走进千家万户,营造出火红、祥和的节日氛围。
曹章村党支部书记窦建学介绍:“我们开发了拉丝灯笼、羊皮灯笼、金条绸布灯笼、仿古灯笼等几十个品种,产品销往全国各地,年产值300多万元。”
更重要的是,灯笼产业让村民们足不出户有活干、有钱赚。“每天家里的事忙清了,走几分钟就到了上班的地方,干活熟练点儿的话,一天就能挣100元。”正在缠穗子的村民魏小绵告诉记者。
春节前夕,灯笼厂加班加点赶货,以满足节日市场。村民们用亲手制作的灯笼,映照出红火的生活。
發佈留言